公元前581年,齐灵公继承了齐国的王位。作为齐桓公的曾孙,他本有着恢复祖父霸业的雄心壮志,但命运却让他遇到了一位问题重重的母亲——声孟子。声孟子在丈夫去世后,显得极为不安分,生活中的种种行为,都让她的儿子宋江感到非常棘手。
声孟子一方面情感泛滥,先与从鲁国流亡至齐国的叔孙侨如发生了私情。她十分宠爱这位情人,甚至让齐灵公为其赋予权力和地位,企图让叔孙侨如在齐国的权力和声望不输给齐国的国氏和高氏。国氏和高氏是齐国最为显赫的家族,管仲当政时对这两个家族都倍加敬畏。而叔孙侨如,身世平凡,根本无法和这两大家族的权力地位相比,甚至因此感到害怕,最终逃亡到卫国。
然而,声孟子并没有意识到,给情人权力和地位的做法不仅没有稳固其地位,反而把情人吓跑了。世间男人多得是,一位叔孙侨如的离去,并未让她感到失落,接着又来了另一位情人——庆克。庆克是齐桓公的孙子,与声孟子相当于同辈。庆克并非道德高尚之人,看到齐灵公的母亲看上自己,他便顺水推舟,答应了她的要求。但这一段情事却不得不悄悄进行,毕竟这样的事不太光彩。为了避人耳目,庆克竟然穿上女装,化身“女装大佬”,偷偷溜进后宫与声孟子幽会。
展开剩余64%然而,庆克的这一举动还是被人发现了。或许是齐灵公的爱好暴露了这一点,齐灵公很喜欢看到女子穿男装,因此,当后宫中突然出现一位身穿女装的人时,几乎难以不引起怀疑。那个发现庆克的人是鲍牵,他是鲍叔牙的曾孙。鲍牵虽然知道了这件事,但并没有当面揭发,而是将此事告诉了国佐。
国佐,齐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,擅长挑剔他人过失。单襄公曾评论过国佐的行为,说他这类人喜欢指责别人,但往往缺乏道德修养,在齐国这样的行为容易引发麻烦。因此,单襄公曾预言,国佐肯定会有不测之事。对于鲍牵的行为,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心之举,但国佐得知后,马上将庆克召至府中,毫不客气地责骂了他一番。庆克被骂得十分难堪,羞愧至极,回家后便闭门不出。
庆克不再入宫,声孟子自然感到焦急,便派人询问他为何迟迟不再造访。庆克的回答直截了当:“国佐骂我。”声孟子听后勃然大怒,觉得国佐干涉了自己的私事,心中暗自记恨上了他。
稍后,齐灵公外出与其他诸侯会盟,留鲍牵和高无咎守国。声孟子抓住这个机会,向齐灵公进谗言,称鲍牵和高无咎不忠,甚至计划立公子角为君,而国佐也知情。齐灵公听信母亲的谗言,决定行动,竟然砍掉了鲍牵的脚,并将高无咎流放。高无咎背后的高氏家族自然愤怒不已,于是高弱在卢地发动叛乱。为了平定叛乱,齐灵公命庆克和崔杼前去镇压。
然而,这时的国佐正率军与诸侯一同围攻郑国,得知齐国发生叛乱后,以国难为由,迅速带兵返回。国佐率领的军队在卢地找到了庆克,并杀死了他。紧接着,国佐在谷地发动了叛乱。此时,高氏和国氏的联合叛乱让齐灵公感到压力巨大,只得与国佐坐下来谈判。双方最终达成协议,约定以往的恩怨一笔勾销,摒弃前嫌,携手重建齐国的霸业,叛乱也就这样平息。
然而,齐灵公心中始终难以释怀。第二年,他暗中派人将国佐杀害,紧接着又将国佐的儿子国胜一同斩杀。国氏的余部只得逃往鲁国。这一系列事件便是所谓的“庆克之乱”。
至于罪魁祸首声孟子,虽然她在齐灵公在世时享受着荣华富贵,但齐灵公一死,国氏和高氏便联合起来将她杀害,从此声孟子的权势一朝覆灭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配资知识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